火车吧,www.huocheba.com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同学,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吗?

2020-11-29 15:05:34 火车票预订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民族在长期自然环境中不断总结、推演、归纳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活、农耕都有着极为科学的指导意义。即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依旧是如此。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同学,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吗?1春季

立春:斗指寅;太阳黄经为315度。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公历2月3-5日交节。;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文章有点长,建议收藏)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立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同时许多农作物开始泡种了。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节气代表着降水即将到来。而节气本来就是古时候的历法之一,是指导农事的重要指标。在南方,雨水的前后这一段时间,气温还是不是很稳定的,对于人们来讲需要及时增减衣服,否则容易生病,而对于地里面的农作物幼苗也需要加强管理。在雨水这节气时间,也是植树造林的开始时间,此时种树成活率就高起来。池鱼、鸡鸭等着这时候也加强繁殖。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天气转暖 ,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公历3月05-07日交节。俗话说:“冷惊蛰,暖春分”,仲春二月亦处于乍寒乍暖之际,气温多变,气候较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惊蛰这段时间,许多昆虫生物也开始活跃了,底下的一些虫卵也开始孵化,所以这一段时间的人们会开始一些驱虫辟邪的一些事情,譬如用到艾叶之类的一些植物。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俗语云:“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春分时节气温开始升高,北方天气已经转暖,地气贯通上升,冻土已完全融化,土松透气,正是播种的好时节。播种后需要春雨,所以春分忌无雨,忌晴。春分时段,在以往地中的蔬菜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人们常到户外去采集一些野菜充饥。春分顺口溜:“bai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春分时节天气良好,有风,通常是开始放风筝的好时节。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公历4月04-06日交节。清明节要做的事情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扫墓祭祀、插柳、拔河、射柳、斗鸡、蚕花会等。清明时节气温比较高了,对于种子来讲此时发芽自然成活率非常高了,民间对此时有“种瓜、点豆”的说法。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4月19-21日交节。 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

谷雨时节,江南地区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恰好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的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比较大,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的苗期生长有利。但是,其余地区雨水大多较少,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特别是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同学,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吗?2夏季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夏季的开始。公历5月05-07日交节。与立春时的东郊迎春一样,立夏时也有迎夏仪式。古时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民谚云,“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立夏开始,天气炎热,细菌滋生。畜禽业也要抓好工作。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公历5月20-22日交节。”四月中 ,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也就是说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小满,很形象,也很生动。小满时节适宜“吃苦”“尝鲜”  苦菜当令  小满吃苦菜。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周书》中,即有“小满之日苦菜秀”之说。

小满这天有很多传统活动,例如,据说这天是蚕神诞辰,需要祭蚕。此外,有些地方需要祭车神,这和农事灌溉有关。小满前后,有地方人们经常吃一种节令食品叫“捻捻转儿”,取其谐音“年年赚”,有万事顺利,一切吉祥的意思。

农谚云:”麦梢黄。 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因为更忙前,女儿去询问娘家的麦收准备情况,而忙罢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操劳情况。而小满叫起来,也像极了一个乡村女孩的名字。

芒种:斗指己;太阳黄经为75°。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公历6月05-07日交节。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培的“三夏”大忙高潮。抢收小麦、蚕豆、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喷施起身药,耕松土除草,禽畜夏季防疫,成鱼饲养管理,桑田夏伐施夏肥,检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机具,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总以这时段需要做的事情非常的多。

夏至:斗指乙;太阳黄经为90°。炎热的夏天来临。公历6月21-22日交节。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由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日变短,黑夜逐日变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夏至之后这一段时间是可以下水游泳的时候了。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九九”以夏至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就记载了“夏至九九歌”,歌谣道:“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公历7月06-08日交节。

在旧时,我国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不少人很容易生病。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公历7月22-24日交节。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同学,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吗?3秋季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秋季的开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立秋以后,我国一些盆地地方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公历8月22-24日交节。

“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露凝而白。公历9月07-09日交节。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礼记•月令》篇记载这个节气的景象“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是说这个节气正是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据我国古籍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从气候规律说,白露时节,凉爽的秋风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成都、贵阳以西日平均气温也降到22℃以下,开始了金色的秋季。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富饶辽阔的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大豆和高粱,华北地区秋收作物成熟,大江南北的棉花正在吐絮,进入全面分批采收的季节。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播种,华北的秋种也即将开始,应抓紧做好送肥、耕地、防治地下害虫等准备工作。黄淮地区、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单季晚稻已扬花灌浆,双季双晚稻即将抽穗,都要抓紧目前气温还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待灌浆完成后,排水若干,促进早熟。如遇低温阴雨,还要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秋分: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80°。昼夜平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礼记》中说:“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这个月,白天黑夜一样长,雷声消失,蛰伏冬眠的动物和虫子钻洞,肃杀之气旺盛,阳气日趋衰退,河水开始干涸。

“立罢秋,万事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意为此时各种作物不能再种了。立秋前后,燕瓜绿豆”,“立秋栽葱,白露种蒜”,“六月秋,老秧丢,七月秋,老秧收”之谚,是说在立秋时绿豆还可播种收成不多,可栽葱。育的秧苗如果立秋在六月,不能再栽了,立秋在七月,移栽的秧苗还能有收成。农民开始种植生菜,空心菜,莴笋,小青菜,大葱,香菜,萝卜。

春分祭日,秋分则祭月,自古以来,秋分就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叫做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露水以寒,将要结冰。公历10月08-09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随着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保健专家提醒说,寒露时节,公众要注意添加衣服,做好防寒准备,特别要注意脚部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一旦足部着了凉,很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

在北方地区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公历10月23-24日交节。“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与寒露相比,霜降到来后,天气会变得更冷,露水会凝结成霜。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天气寒冷,适于饮食进补。闽南一带有一 句谚语“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高巍说,南方- -些地区,会在霜降前后吃鸭子,“鸭肉脂肪比较少,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吃。所以比较适合在霜降进补“。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同学,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吗?4冬季

立冬:斗指西北;太阳黄经为225°。冬季的开始。公历11月7-8日交节。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bai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

在古代,科技文明都极度低下,生活物质严重匮乏,人们都是“靠天吃饭”。因此,对食物的重视是无以复加的。而立冬之后,气候寒冷,不但耕种是不可能进行的,就连狩猎也会举步维艰。因此,临近冬天时,大家都需要储存足够的粮食,以便不饿肚子。

从立冬这一天开始,也就宣告这一年正势进入了冬天,从气候上来看,“天寒地冻、水冰地坼”,人们的生产活动进入一个低谷期。而古人随之而成的一系列祭祀活动,无非就是古人朴素的期望,既希望这个冬天不太冷,也希望能获得足够的粮食,从而可以轻松过冬。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意味开始下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顾名思义,小雪,雪尚未盛大之时。水汽遇寒,将霰为雪。雨凝先为霰,嚴成微粒,飞扬弥漫为小雪。空中偶见雪花纷飞,地面尚不见积雪。

天地闭塞,宜减辛苦。此时节, 天气逐渐寒冷,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人也会感觉提不起精神,此时的养生原则是早睡晚起、避免辛劳,可多晒太阳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 "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华东江浙一带会在小雪时节腌寒菜。清代厉惕斋在其《真州竹枝词引》有描述此情景:“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除此之外,还要把糯米炒熟储存起来,以供寒冬时泡开水吃,当地民谚:“炒糯米曰‘炒米’,蓄以过冬。”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大雪节气常在十二月七日前后到来,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有句农谚:“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的吉祥与否。

在农事方面北方基本无农事,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寒冷的冬天来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还有一些以冬至天气看后期冷暖的谚语有:“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风向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以冬至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冷,春节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气候开始寒冷。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时节人们会喝腊八粥、吃腊八蒜来驱寒补气,有些地区还会进行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体育锻炼来过节。

小寒时节,南方地区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有的地区进行冬翻晒垡,应抓紧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注意牲畜防冻保温。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一赶年集、 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 谐音寓意 “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 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
相关阅读
  • 立春节气
  • 立春习俗
  • 立春养生
  • 立春农事
  • 立春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