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吧,www.huocheba.com

从上古三正谈起——过年正月初一说与立春说考辩

2020-12-03 09:29:52 火车票预订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金猪欢送寒冬去,旧岁无亲无私,不留恋不拖沓,决然而去;玉鼠喜唤暖春回,新年如诗如歌,有团圆有热情,不约而至。对全球华人来说,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要过年啦!过年又叫春节,说到春节,很多人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其实古代过年过的是立春,而不是过正月初一。

乍一听确实有道理,既然是春节,那当然要等到立春以后,否则怎么能叫春节呢?但实际上,这种说法颇有不实之处。固然,古人将立春定为春季之始,但过春节却并非要等到春季才开始,这话听起来似乎是自相矛盾,实际上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下面,笔者就从节气、春节等各方面谈起,详细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时候才算过年,才算春节。

从上古三正谈起——过年正月初一说与立春说考辩1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两段话: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此二则论语,都在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商朝(殷)继承了夏朝的诸多礼仪制度,并且有所改革,同样,周朝也继承了商朝和夏朝的礼仪制度,亦有所改革。这里所提到礼仪制度,就包括历法。

在农耕时代,历法是整个国家一等一的大事。因为历法的精确程度,决定了农业与农事的顺利程度,历法误差太大会导致歉收,从而引起大饥荒,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据《春秋》记载,每年冬季,周天子就要将来年的历法颁布给诸侯国,大抵上,各诸侯国将会按照周天子所颁布的历法来“敬授民时”,使百姓知晓时令变化,以免耽误农时农事。此外,各诸侯国也会因为自己的传统采用不同的历法,这就涉及到了“三正”的问题。

从上古三正谈起——过年正月初一说与立春说考辩2

所谓“三正”,便是指“夏正”“殷正”与“周正”。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春秋》开篇第一句就是“元年春,王正月。”这里的元年春,是指鲁隐公元年的春天,王正月,便是指周朝历法中的正月,也就是“周正”。

按现存的古籍史料分析,夏朝时候历法所规定的正月,就是我们现在的正月,是为夏正;商朝时候历法所规定的正月,就是我们现在的十二月(腊月),是为殷正;周朝时候历法所规定的正月,就是我们现在的十一月(冬月),是为夏正。也就是说,周朝的正月比商朝提前了一个月,夏朝的正月又比商朝早了一个月。

正月便是一年之始,也就是说,在先秦时代。夏朝时,一年从正月开始;商朝时,一年从腊月开始;周朝时,一年从冬月开始。这种现象,被称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因为正月又称寅月,腊月又称丑月,冬月又称子月。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前文提到,周天子每年冬季会把历法颁布给各诸侯国,那所颁布的历法是什么样子的呢?都有什么内容呢?

历法的颁布,首先就包括日月年。古人观测天象,把昼夜交替算作“日”,把月相变化周期算作“月”,把庄家成熟的周期算作“年”,而除了少数特殊农作物可一年多熟之外,庄家成熟周期就是寒来暑往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个太阳年。

从上古三正谈起——过年正月初一说与立春说考辩3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古文中找到佐证,比如《庄子·逍遥游》中提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在一个月时间内,月相会一天天变化。于是古人又根据不同的月相,对一个月中不同的日子赋予不同的称呼。其中每个月的第一天,也就是初一,被称为“朔”,每个月十五月圆之夜,被称为“望”,每个月最后一天被称为“晦”。明白了这一点,很多文言文中的句子我们就能理解了,比如《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比如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者,已经也,既望,意味着望日已过,七月既望,指的是便是七月十六这一天。

然而,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月相变化一个周期是一个月,十二个周期就是十二个月,十二个月便是一年,但是月相变化十二个周期,略短于一个太阳年,当累积了四年之后,这个误差会大到一个月。于是,古人便设置了“闰年”,即每隔四年就加一个月,这边是《千字文》中:“闰余成岁”的来历。

日月年之外,历法中还有一个重要元素,那便是节气。节气主要是用来表现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情况的,是在漫长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结晶,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文明延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的农历中有二十四节气,但最早的时候,古人只掌握了“二分二至”,也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后来又多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据《左传·僖公五年》载: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

分即春分秋分,至即夏至冬至,启即立春立夏,闭即立秋立冬。大约到了汉朝时候,二十四节气依然定型,与我们今天的节气已几近一致。

从上古三正谈起——过年正月初一说与立春说考辩4

此外,我国古代历法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干支。干支的起源已不可靠,但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干支表。干支可以用来表示时臣、日子、月份、年份,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谓干支,便是十天干与十地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因为天干与地支都是偶数个,因此通过耦合式搭配,从甲子起,到癸亥止,一共可以得到六十种组合。其中,一年恰好十二个月,可与十二地支相配。正月便是寅月,二月便是卯月,以此类推,冬月便是子月,腊月便是丑月。看到这里,可能有的人会有疑问,子不是十二地支的第一个吗,为什么不和正月搭配呢?这就跟前文提到的“三正”有关了。

前文提到,“周正”中的正月,是“夏正”十一月。虽然远古时期就有了干支,但我国有确切纪年法是周朝开始的,因此,干支也理所应当的与“周正”搭配,也就是周历的正月便是子月。递推下来,夏历的正月,就成了寅月。而自汉代以来,除了少数特殊时期,我国皆统一采用“夏正”,即以夏历正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但十二月与十二地支的搭配习惯,也被沿袭了下来。

除了纪月,干支也用来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明白这一点,很多历史书上的名词我们也就能一目了然了。比如“戊戌变法”“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庚子赔款”“辛亥革命”等,前两个字,便是干支搭配。

从上古三正谈起——过年正月初一说与立春说考辩5

笔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篇幅来讲“三正”与“朔望、节气、干支”等相关知识呢?因为只有把这些讲清楚之后,我们再回到春节的问题上来,就能很简单地搞清楚,过年到底该过哪一天。

前文提到,周天子采用“周正”,并将历法颁布给各诸侯国,但各诸侯国亦有自己的传统。比如宋国,宋国是商王朝后裔,所以国内采用的是“殷正”,还有秦国和晋国,也不采用“周正”,而采用“夏正”。而等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或许是自认为功绩胜过夏商周三代,因此把正月提前到比“夏正”还早一个月,也就是十月。

一直到了汉武帝太初年间,颁布了《太初历》,正式规定采用“夏正”,此后二千余年,大抵上我国正统王朝皆采用“夏正”,因此传统农历又称为“夏历”。直到今天,我国采用公历为主、农历并行的历法,也是采用“夏正”,夏正正月,就是如今的正月。

正月初一是每年的第一天,所以又叫大年初一,虽然从古至今有不同的名称,但过年过的就是这段时间,从古至今皆是如此。那为什么明明正月初一还没有立春,现在又要叫春节呢?这就得从袁世凯说起了。

在古时候,过年过的是正月初一是没错的,这一天确实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但那时候过年不叫春节,而是叫“元日”“元旦”“正旦”“元首”等等。而立春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被称为春节。也就说,最开始的时候,元旦是正月初一,春节是立春,这两个节日是同时存在的,但过年过的是元旦,不是春节。

从上古三正谈起——过年正月初一说与立春说考辩6

后来中华民国成立,决定采用公历纪年,把原本正月初一的“元旦”这一称号,赐给了1月1日这一天,从此,元旦就不再是正月初一了,而是1月1日。不过虽然“元旦”这个称号没了,正月初一该过年还是得过,立春的春节也还是得过。一直到袁世凯的时候,又出了变故。

当时,袁世凯任国民政府总统,内务总长朱启钤提交了一份《定四季节假呈》,他建议: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袁世凯也没有多想,直接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于1914年正式施行。这样一来,正月初一虽然被1月1日抢了元旦的称号,却又得了个春节的称号。而立春呢,则白白把春节的称号让给了正月初一,什么也没捞到。

行文至此,关于“过年”“春节”“立春”之间的关系,已然明了。总的来说,在传统文化中,过年确实过的是正月初一,但是那时候过年不叫春节,春节另有所指,指的是另一个隆重的节日立春。

在辛亥革命及袁世凯上台之后,我国开始施行公历,元旦节变成了1月1日,年节仍然是正月初一,但立春的春节之名被剥夺,转而赐给了正月初一,因此年节与春节便合二为一了。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六百余人的代表团正式通过了大体上沿袭民国以来的习惯,施行公历与农历并行的纪念方式。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年节的习俗依然遵从中国人民几千年以来的习俗,定在正月初一这一天。


●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
相关阅读
  • 立春节气
  • 立春习俗
  • 立春养生
  • 立春诗歌
  • 二十四节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