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吧,www.huocheba.com

【养吃帮】处暑时节该祛湿还是该润燥?

2020-11-28 21:36:23 火车票预订

  8月22日是处暑节气,此时,暑气渐消,秋季悄然来临。然而,高温、多雨等夏季典型气候也时常“反攻”。中医讲究节气、季节养生,更讲究辨证。处暑时节的养生主题,应该是延续夏日的清热祛湿,还是迎接秋季的滋阴润燥?

  要祛湿还是润燥关键看个体情况

  处暑时节,虽然高温、多雨时有出现,但秋季的特质也开始逐渐显现。早晚开始出现凉意,一些人出现咽干、喉咙痛、头发干等症状,都是秋燥来临的表现。

  不过,并非因为秋天来临了,所有人都应该开始滋阴润燥。如果出现了湿热的症状,就应该采用缓解湿热的方法,而不是盲目滋阴润燥。同理,如果身体表现出干燥的症状,还继续清热祛湿,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此时的养生主题应该跟随个体情况不同而变。

  秋燥的常见症状为:皮肤干燥、毛发干燥、眼干、咽干、咽痛、大便干、流鼻血,这些症状在中秋、晚秋之后,会更加明显。如果出现舌红、口干、上火、胃口不好、拉肚子等问题,就要注意可能是受到热邪、湿邪的入侵,需要清热、祛湿、健脾胃。

  养胃健脾不可少

  如果出现秋燥的症状,可以适当采用滋阴润燥的食疗,如雪耳、沙参、玉竹、百合、石斛等。沙参玉竹老鸭汤、石斛煲兔肉等,均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除了食疗,少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也能减少“伤阴”,对于秋季养生而言也很重要。

  如果出现湿热症状,则要先清热祛湿。不过,在秋季清热祛湿,与夏季时选用的方式略有不同。夏季常用的清热方式常选择多吃苦瓜、西瓜、绿豆汤等;到了秋季,清热的程度要轻一些,建议可以吃绿豆粥、莲叶粥等。温热的粥有助于减少药膳的凉性,同时比较容易吸收,有养胃健脾的作用。另外,现代人很多尿酸高,不能喝老火靓汤,用药材和食物做粥、羹的方式,更加健康。

  入秋以后,健脾与滋阴润燥同样重要。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一年四季都要养脾胃,对秋冬而言尤其如此。很多人虚不受补,脾胃虚弱,运化能力差,吃入的东西吸收差,自然补不了。强健的脾胃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提高药膳的利用率,为进补打下基础。赤小豆、扁豆、山药、苡米等煲粥,马蹄银耳鸡蛋羹、芝麻松子糊等,都是适合当下的膳食良方。这些食材除了有健脾养胃的功效之外,采用粥、羹、糊的方式,也可以起到滋润作用,适合当下秋季润燥的主题。


●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
相关阅读
  • 处暑节气
  • 处暑习俗
  • 处暑农事
  • 处暑诗歌